欢迎访问自贡市残疾人联合会

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操作说明 网站地图

专题专栏

【潘多拉家庭农场主潘文彬】杵拐杖 创大业

作者: 时间:2018-06-21 来源 :自贡网 浏览465

  创业难,残疾人创业更难。在荣县,有一位离开拐杖就寸步难行的残疾人,靠着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追求,靠着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,夫妻和谐发力,不仅创下了家业,而且创下了正常人所不及的“大业”。他,就是今年49岁的荣县二级肢残人士潘文彬——荣县潘多拉家庭农场场主。

爬地行走 摔打出一个坚强孩子 

  49年前,潘文彬出生在当时的荣县龙潭镇街道,“潘三”的降临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少欢乐。然而,就在他一岁多的时候,一场感冒高烧住院后患上了小儿麻痹症。

  “在我的记忆中,5岁之前是在地上爬着走路长大的,看到同龄人跑来跑去,我好想和他们一起玩耍,一起做游戏。无数次,我扶着房门站起了,但一次又一次被摔倒。”潘文彬说。

  潘文彬到上学的年龄了。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,“三娃,你要站起了,你要去读书学点文化,不然,你这一辈子咋办呢!”上学前半年,父母带他到自贡一家医院做了手术,一个多月的手术治疗,还是没有让他站起来。于是,父亲就用竹子给他做了一副拐杖,手把手教他走路。

  就在潘文彬学会用拐杖走路时,一个意外让他重重地摔在家里的天井里,将右大腿摔断,从此使他再也无法摆脱拐杖伴随他行走的命运了。

  上小学的路,只有400多米,但要靠哥哥姐姐和父母背着去,看到同学快乐的体育活动,他在校园独自流泪。

  时光匆匆,潘文彬在家人和老师、同学的呵护下,从小学到初中,愉快地念完了课程,9年的校园生活,也让潘文彬渐渐变得坚强起来。“读初中时,我就暗暗鼓励自己,一定要做一个坚强的人,一定要靠自己的拼搏干出一番事业。”潘文彬自励自己。

学艺谋生 风雨里这点痛算什么 

  初中毕业后,潘文彬在父母的张罗下,他杵着双拐杖拜师学技走上了钟表修理的谋生路。

  半年后他走出师门,独自在龙潭街道摆摊干起了长达12年的钟表修理、销售,成了龙潭镇家喻户晓的潘跛子。

  为了进材料方便,上世纪90年代初,潘文彬花6000多块钱到内江买了一辆残疾人机动三轮车。他回忆说,父母怕我出事不让我买,我很坚定地给父母说,我会注意安全。在父亲陪伴下,我去内江提了车后驾驶6个多小时才到家。

  “直到上世纪90年代传呼机问世,我感觉钟表会被这些电子产品替代,修理就会没市场,2000年便转行到自贡经销饲料,但刚跨入饲料行业,却遇到生猪市场不景气,干了两年就‘收摊’,重新回到龙潭镇干了半年老本行。”潘文彬说。

  钟表修理,已经没有市场了。他通过多方考察,将此前经营获得的近30万元全部家当带到荣县县城,购买了液化气加装设备和租用场地,并在县城风雨桥旁租赁了经营门市。

  为了开拓市场,潘文彬起早贪黑骑着残疾人摩托车跑遍了荣县27个乡镇及贡井、威远、犍为等地的乡镇,建立代销点30多个,销售液化气从当初接手每月31立方增加到最高销售量每月200多立方。

  “骑残疾人摩托车跑市场,我路上出过两次事故,一次是摔倒在秧田里,衣服全部被打湿,头部也被刮伤。还有一次是摔倒在公路坎下,摩托车都摔坏了。两次事故,我都没敢给父母说,怕他们担心。”潘文彬说。

  卖液化气,同时兼营燃气灶具和热水器,维修就是必修课。为了做好售后服务,解决用户维修难问题,潘文彬自购了5000多块钱的维修技术书籍自学,同时多次到成都参加实地培训学习。诚信经营,热情服务,他不断总结钟表修理、饲料销售的“生意经”,良好的口碑赢得了顾客信赖,潘文彬的液化气和灶具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。17年的液化气经营,让潘文彬有了一笔不菲的积蓄。2000年,他带30万元到荣县创业,到2017年积攒到了300多万元。

  感受着振兴乡村的脉搏,潘文彬的创业思维转换角度了。去年,他又将所有积蓄300多万元投入到305省道边的双石镇赶场冲村,将此前20多个股东流转的200余亩土地“收购”,建起了荣县双石镇青松潘多拉家庭农场。

  观光小道蜿蜒曲折,绿树摇曳,农场里,亭亭玉立的香樟树,阿罗多姿的紫薇树,扑鼻芳香的玫瑰花,压弯枝头的李子树,6万多株200多个品种的绿化树衬托着农场葱葱绿意。垂钓的池塘边,荷花才露尖尖角,池塘里,鱼儿跳跃龙虾划桨;欧式婚礼殿堂,一对对新人踏过红地毯;华丽的潘多拉酒店,迎接着八方宾朋。

夫唱妇和 开拓出一片崭新天地 

  善良贤惠、心灵手巧的刘桂芳,比潘文彬小4岁。刘桂芳讲述丈夫追求她的过去说,17岁时在龙潭镇街道学缝纫,一次潘文彬到店里做新衣服正好遇见,对于眼前这个杵拐杖的瘸子,自己并没在意,可是,潘文彬却对我产生了好感。

  潘文彬隔三差五到裁缝店找刘桂芳缝补衣服,并提出和刘桂芳谈恋爱。吓得不知所措的刘桂芳,回家向家人“禀报”后遭到家人的极力反对。为了躲避潘文彬,刘桂芳离开了缝纫店。可潘文彬没有罢休,杵拐杖找到了刘桂芳所在的老家鼎新镇乡下。真诚所致,刘桂芳渐渐动心了,在家人的反对声中,她与潘文彬坠入爱河。20岁那年,在没有婚礼的祝福声中,两人办理了结婚手续。

  从此,夫妻二人互相关心,勤俭创业。潘文彬摆摊修理、经营钟表,妻子刘桂芳经营服装和皮鞋,生意红红火火,日子幸福美满。

  “1998年,当时钟表修理生意不好,一天下午,被朋友叫去茶馆打2角一翻的麻将,结果被妻子发现,当场把我传呼机摔了。之后我就再也没打牌赌博了。这些年来,妻子跟随我跑广州、湖北、北京等地采购液化气设备,我们餐风露宿吃了不少苦,但老婆从来没有一声怨言。”潘文彬感慨说。

  刘桂芳说,结婚时,有人说我是鲜花插在牛粪上,我从结婚那天起就下定决心,要让鲜花在牛粪上开得更灿烂。所以,我和丈夫在创业时,用坚强和坚持去面对困难。

  刘桂芳介绍,经营液化气和灶具生意,丈夫学会维修技术后,无偿教会了包括5个残疾人在内的30多个徒弟;经营液化气生意17年,解决了包括残疾人在内的近10名劳务人员,累计发放务工费近400万元;去年开始经营潘多拉家庭农场,解决了当地包括残疾人在内的20多人长期在农场务工,发放劳务费100多万元;在近5年来,还通过微信群、到贫困家中等方式,为10多个求助者捐资近万元。

  去年,潘多拉农场被荣县县委、县政府授予“示范性家庭农场”,被荣县农民创业协会命名为“创业科技孵化园”,潘文彬也获得了荣县农民创业协会授予的“创业突出贡献奖”殊荣。

  县残联理事长祝维华介绍,潘文彬是荣县5万多残疾人学习的楷模。现在,县残联将潘文彬的家庭农场作为了残疾人创业实习基地,让潘文彬的艰苦创业精神传递给更多的残疾人。

  相关新闻链接:杵着拐杖开垦农场 背后站着贤惠妻子

         自强故事 | 离开拐杖寸步难行 他却创下了正常人所不及的“大业”

 

Copyright © 2012-2025 自贡市残疾人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

主办单位:自贡市残疾人联合会 地址:自贡市自流井区南湖路916号
联系电话:0813-2105914 ICP备案号:蜀ICP备18014724号-1
技术支持: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

自贡残联公众号